Taiwan in UN by 2020

Thursday, January 05, 2006

阿扁真的放棄「外省」選票了嗎?1999/11/30

@
連結~蔡飯糰 blog首頁

Index-list of all posts
我們?你們?本省?外省?--芋仔蕃薯對話


阿扁真的放棄「外省」選票了嗎?
小玉頭
1999/11/30 PM 02:17:44


我想問,難道阿扁真的放棄了所謂的「外省」選票了嗎?

身為台灣土生土長的漢人、平凡的上班族、女性、高學歷份
子、單身者、阿扁的支持者、所謂的「外省人第二代」,我
雖然明白電視新聞對阿扁的報導總是斷章取義,但當我看到
阿扁一字一句怨斥別的候選人「昔日唾棄我們台灣人和台灣
人的語言,今日卻儼然以『新台灣人』自居」時,我的心仍
涼了一半。

七十年代後出生的我,中國歷史的濡慕情懷充其量只在高中
課本上,而省籍情結也只是個感受模糊的名詞而已。我只知
道,我出生在台灣,這裡就是家。

雖然阿扁所言是事實,但事實只是真理的一部份,也不代表
可以將翻舊帳的行為合理化。劃分我們、你們、外省、本省
,這並不是新一代「台灣的人民」想聽、愛聽、關心或需要
的話題。

台灣人長久以來在「外省本省」的省籍情結爛泥中打滾掙扎
,如今雖然出現了一個頗具爭議的「新台灣人」概念,但畢
竟是跳脫了舊格局,遑論是非對錯,它仍給我們一個新的思
考方式。(畢竟,如果以阿扁所言的邏輯去思考,那麼以我
的身份,在「新台灣人」的名詞出現時,我恐怕並不符合「
台灣人」的資格。)

我要說,我是支持陳水扁的,一直都是。因為我相信只有他
有魄力和膽識能帶領台灣的子民走向國際舞台。而我也由衷
地希望,阿扁在選戰時能放棄有關「省籍」的激情言論。我
期待一個能帶領我們向前看、而不是頻頻後顧、拋不開包袱
的台灣總統。

* * * * * * * * * * *

台北扁擔 於
1999/11/30 下午 07:23:17 的留言

TO:小玉頭

從我的觀點來看:

「昔日唾棄我們台灣人和台灣人的語言,今日卻儼然以『新
台灣人』自居」這句話指責的對象是昔日唾棄台灣人和台灣
人的語言的人,無關省籍。只要是曾經抱著瞧不起或打壓的
心態對待河、客或原的語言文化,不管他是什麼籍貫,都是
受這句話責難的對象。包括我這個曾羞於使用自己的母語,
以作弄講普通話帶有河、客或原腔調的人為樂的混帳。(至
今仍在反省中)

引述你的話:

"如果以阿扁所言的邏輯去思考,那麼以我的身份,在「新台
灣人」的名詞出現時,我恐怕並不符合「台灣人」的資格。"
很抱歉阿扁那句話引起反彈,(對不起,我monologue一下,
奇怪,我又不是阿扁,道什麼歉!)希望你不要太敏感。

我想以阿扁那句話去推應該是:

1. 家在台灣的你,你符合台灣人的資格,只要你不唾棄台灣人和台灣人的語言。
2. 昔日唾棄台灣人和台灣人的語言的人,應反省﹑道歉,再標榜自己是新台灣人。

在台灣這個移民社會,任何人的身份或籍貫都不是判定他是
不是台灣人的唯一理由;要判定某人是不是台灣人,應從其
所作所為檢視。「新台灣人」應是努力追求作為台灣人的尊
嚴與自主,摒棄做客心態與大中國沙文主義,摒棄黑金政治
與次等國民心態,真正認同台灣,願共同建設台灣為有真理
、公義與愛的國家。

希望你寬心。


最後借用DH 於1999/11/24 PM 02:25:48寫的話"嚴正警告"阿扁:


"如果能,盡量少談到種族的事。
因為我認為就算你沒有想,
只要你談到敏感的話題時,
很多外省人直接的反應就是反感。
所以我不想看到你會因為這種事
而當不了總統。

說實在的,你的能力是三人中最好的。
加油!"


要認真選,不要讓那些為你訂做,早就等在那裡的帽子壞了
大事。你還怕CALL IN和統媒沒機會扭曲你的話?



* * * * * * * * *

多元尊重,包容欣賞

文武功生
1999/12/01 AM 03:22:49

小玉頭,

哈哈,好可愛的名字!

(我雖痴長幾歲,而且也是[外省人],但我可還不是[老芋
頭]喔!) ^_^

言歸正傳----我非常高興看到同樣支持阿扁的[外省人],我
想你也能了解那種寂寞感。自己幾乎全部的親友、同學,甚
至連自己的老爸、老媽,都對明明是本土反對陣營長期以來
對外省族群態度最溫和的阿扁,一方面深惡痛絕,另方面莫
名恐懼。原因很簡單,他們早已認定了,他就是要接李登輝
班的[小李登輝],其他的話再也聽不進去。

我說這些是希望和您共勉:理性、前瞻的同時,切莫忘了歷
史、尤其是自身土地之史。我自己根本不會講台語,甚至連
聽都不太會聽,明明活在多語的社會,然而卻畸型地只會一
種官話,如今深引以為憾事,可是這並不是我自己造成的。

是誰造成的呢?!

想想看,我爸媽是褔州人,連我都覺得自己不會台語或客語
(乃至一、兩種南島語)很可惜;那麼對於台語族群或客語
族群來說,眼睜睜地看著下一代、下兩代,根本沒法用母語
和家人溝通,那豈僅只是[可惜]兩字了得的呢?若再加上造
成這種現象的原因,是一種無人不知、卻無人敢說,無所不
在的、真正老牌的[壓霸]與恐怖,那麼,作為無論什麼樣的
[台灣人](你當然也是,而且你想不是都不行,因為你根本
一直就是),我們豈能不面對這其實並不久遠的歷史----跟
今天問題息息相關的現代史----把事情的真實原委、適切對
策,好好地探討清楚、對症下藥呢?

您那麼優秀(支持阿扁,當然優秀:-),應該明白這決不是
一句[向前看]或一聲[新台灣人]而可以假裝看不見的。

那麼問題是什麼?

問題是沒有[尊重多元]。而解決之道,就是[多元尊重]。這
,正是阿扁一貫的立場----他指出本就應該接受公評考驗的
其他候選人自相矛盾之處,並不是翻舊帳,而是在認真競選
,更是忠實於他自己一貫主張[多元尊重]的立場。

他於年初來美國華府對台灣同鄉會演講時,指出他是唯一(
至少是率先)改[國語文競賽]為[國家語文競賽](包括國、
台、客語,甚至原住民各族語)的地方行政首長。(注意:
他並未獨尊任何文化;當然更談不上他被抹黑的任何沙文主
義。)其餘候選人不是沒有機會做,為什麼不做?如果真有
絲毫誠意,為何從不主動談談往事?

戳穿[國王新衣]的小孩不可怕,反而是進步的原動力;是穿
新衣的國王本身可恥,那些奉承高民調國王新衣的知識分子
可鄙。

阿扁同鄉會的演講,我其實是一知半解(台語程度太差,仗
著扁聞必讀的功力硬撐),可是後來有客家同鄉提問,他立
刻換用國語作答(海外同鄉會外省人是絕少參加,我是第一
回踏入同鄉會辦的活動)。當他對著台下說:[語言攏係平
等的、族群攏嘛係平等的,我們要互相尊重、包容、甚至欣
賞,(他指著台下的走道說)人群與人群之間,不能永遠有
這樣的鴻溝存在。]你知道嗎?當時,我的內心之感動的!
他不可能料到台下有我這位外省子弟在聽,可是他[吾道一
以貫之]地[多元尊重],並未[懷恨]、並未[算帳],更沒有
[刻意討好]任何語族!

您支持阿扁,我們就是朋友,忠言逆耳,請容一言:

你是台灣人,全部台灣的語言都是你我的語言和寶貴文化資
產,國民黨政策錯了就是錯了,大聲說出來,幫阿扁向親朋
好友解釋:敞開心胸,才能真正地安身立命;嚴防政客的異
化與分化,婉拒任何無意義的冠詞或形容詞,直接當個大家
本來就都是的台灣人,何必拐彎抹角;誰容不下我們是他自
己的損失,咱們外省台灣人早已是台灣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了
;咱們的台語鄉親、客語鄉親、還有最純真可愛的原住鄉親
,幾十年來集體受了委屈了,我們義不容辭、也更為了自己
的後代,理應幫他們討回個公道;我們的叔伯姨嬸逃難逃怕
了,誠實地告訴他們:阿扁已經說[中華民國]了,甭怕啦!
放心地投他一票吧!讓他外省民意基礎高一點兒,咱們外省
頭家跟他開口使喚,不也大聲一些嗎?

小玉頭妹子,異鄉憂國,言盡意難盡,冒犯之處,千祈海涵
則個!


* * * * * * * * *

小玉頭 於
1999/12/1 上午 11:52:43 的留言:

To:文武功生

看了你的留言,自覺很慚愧。雖然我自詡為期待阿扁向前看
的支持者,但我並沒有像你一樣,用真正包容的心,敞開心
胸,面對我們土地上這段不太美麗的歷史。

坦白說,到現在聽到阿扁有關「族群」的言論,還是會覺得
刺耳,再加上多半只能從電視上看到阿扁嚴肅又慷慨激昂地
發表言論,負面情緒的印象就已經先入為主了。

面對過去,需要的是智慧和勇氣。不可諱言的,在談論政治
話題時,最讓我害怕的就是背上「外省人的原罪」,或許是
因為這樣,也讓我對語言、省籍、族群......的話題覺得感
冒。我想,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。

很高興能聽到你的忠言,受益良多。

也謝謝台北扁擔的釋疑,讓我也有機會思考反省一下自己,
也更支持阿扁的理念。


* * * * * * * * * *

文武功生 於
1999/12/1 下午 02:51:59 的留言:

(這是我自四月底上扁網以來,最最高興的一天了!)

小玉頭,

你所說的一切,我怎麼可能會不懂呢?老實說,我自己還不
就是醬子過來的。自我防衛的心理,是再正常不過了!

但是----愛,就別怕受傷害!

當我們嘗試耐著性子,從情感發洩的角度,去看待種種的
[毒話]、[狠話]、[氣話],就很容易明瞭:所有族群間的
不必要的誤會,全是因為彼此的隔閡而起。(外省人有很
多話是不會在本省人面前說的;反之亦然----為什麼?)
然而,這般長期的、板塊式的隔閡,又全都是國民黨一手
造成的。如此,問題的解決之道,不是很清楚了嗎? ^_^

我們大夥都在學習,尤其是阿扁!

像您這樣的支持者,真的是最有水準的阿扁諍友,也是最
成熟負責的公民。國家要想進步,就是需要更多獨立自覺
的國民,很榮幸與您對話。

Labels: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